学院动态
来源: 作者: 时间:2022.09.14
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,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6.8级地震,震源深度16千米。地震发生后省内周边地区震感强烈,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牵动着大家的心。在中央、省、州委及甘孜州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安排部署下,各方队伍纷纷响应号召。在此次逆行救援的队伍中,多名西航学子勇于逆风前行,身体力行,为抗震救灾献一份力,有序参与到抗震救灾工作中,以实际行动践行了青年学生的使命担当。
2021级空中乘务专业赵治发:目之所及是同胞 心之所向是责任
地震发生时,2021级空中乘务专业学子赵治发正在家乡泸定县开始“线上”开学第一天。“地震发生时我根本来不及思考,和家人本能往外跑,这辈子第一次感觉到每一秒都如此珍贵!”赵治发回忆道。山体滑坡、房屋倒塌、垮方的地方埋着汽车、道路阻断,好多地方受灾严重。
作为家乡的一员,赵治发清楚灾后自救的重要性,他积极担当起青年的责任,在第一时间参加到抗震救灾志愿者活动中去,为养育自己的家乡贡献一份力。
作为第一批抗震救灾工作的志愿者,赵治发即刻跟随队伍出发前往震中,由于道路受损严重,在靠近地震中心的十几公里外车辆已经无法前进,只能步行前往,待到达指定地点后这时已是傍晚,他们马不停蹄地协助政府开始搭建帐篷、分配物资、安抚并安置受灾群众。
图 | 在安置点的第一晚,和战友合照(中间为赵治发)
当天晚上,更多的救援队伍、许多外地前来运送物资的车到达,赵治发真实感受到了全国各地人民的关心与帮助。心里始终铭记感恩的他,从下午开始进行志愿服务一直到第二天凌晨5才结束,期间不到一个小时的休息,赵治发在集合哨音吹响时,第一时间清醒过来,精神饱满、毫无怨言。
校园中的赵同学
虽然任务艰巨,但赵治发充分发扬不怕苦、不怕累的精神,坚守责任,忙碌在抗震救灾的队伍里,时刻彰显着志愿者担当、贡献着志愿者力量,“我觉得,不管是什么身份,不管发生在何地,只要社会需要我,我都会全力以赴积极作为”。看到有这么多的支援家乡的人,有这么多勇于奉献的人,他说:“团结就是力量,我相信且坚信,我们一定可以取得最终的胜利,我们的家乡会回到当初模样。”
2021级空中乘务专业陈杰浩:愿以无私付青春 志愿路上永向前
图 | CCTV13新闻播报中,老师认出陈杰浩的背影(画圈背影为陈杰浩)
陈杰浩家在雅安的石棉县,泸定6.8级地震发生后,石棉县下属的新民乡、王岗坪乡和草科乡离震中较近,受灾十分严重,情况紧急。陈杰浩说,“灾区离我很近,我当时心情是非常急切,想要做些什么,恨不得马上上前线” 。在家和父母沟通好后,他响应号召,时刻待命,当天13点40分左右,陈杰浩与59位志愿者一同组成了一支人民兵应急救援队,在消防官兵的带领下作为第一批救援队伍奔赴前线救灾。
到达灾区后,陈杰浩看到了老百姓们的欢呼与泪水,仿佛他们就是此刻的希望,当看到周围倒塌的房屋,他的心里五味杂陈很难言说,但也更加坚定了他做好志愿工作的决心。他和队伍一起配合社区搭建帐篷、转移人群、开辟生命通道、搬运物资,协助消防、公安等单位开展各项抗震救灾工作,其中最艰难的行动便是救灾第二日开展的物资运送。
不畏艰难,坚守执勤
9月6日,因为天气原因,运输救援物资的直升机无法起飞,道路也塌方让车辆也无法通行,陈杰浩所在的队伍一早就接到运输任务。他们每人背上30公斤的物资,先是坐冲锋舟“强度大渡河”到王岗平村,再徒步20公里到草科乡。一路惊心动魄,余震不断,翻越塌方地带时出现二次塌方,“这一路真的很难忘,脚磨起泡、擦伤、摔倒已时家常便饭,余震带来的飞石到处都是,从头上飞过、贴脸飞过,不被砸到就是幸运。” 陈杰浩回忆道。
图 | 在灾区安置点,陈杰浩过了一个意义非凡的中秋节
作为00后的陈杰浩第一次前往抗震救灾前线,感同身受灾区人民的心情;亲身的参与,切身的感受救灾战士的辛苦。人们团结一致,共同抗灾,中秋节悄然而至,他在这个特殊大家庭里度过一个意义非凡的中秋节。
陈杰浩坦言,这次经历对他来说值得铭记一辈子,“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有不一样的颜色,不变的是,我们都会在社会期盼时扛起责任,成为国家的脊梁。我看到很多大学生志愿者活跃在救灾的一线,在风雨中,在烈日下,守护着 “安全线”。危险面前冲得上、关键时刻顶得住、持续奋战打得赢,那里需要去那里,四川人雄的起!”
向勇敢的西航学子们致敬,他们通过自己实际行动彰显了西航学子的风采。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,我们应该以此为榜样,将责任与担当挑在自己肩头,用美好的青春力量诠释着奉献精神!
从成都因疫情静默到泸定抗震救灾,无数西航“后浪”选择奔赴前线,用点滴力量,汇聚成温暖星光。西航志愿者们生动诠释西航学子的青春担当,用实际行动践行“强国有我”的青春誓言。青年兴则国家兴,青年强则国家强,愿山河无恙,愿泸定平安!